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30看书网 www.630kan.info,最快更新销售人生最新章节!

上分头忙碌起来,上百只碗,洗了二十多分钟,把个公子哥李军累坏了!

    水艳秋心里好生感动,她想不到这两个有身份的大男人竟然会去帮她做最低微的洗碗工作,真是难为他们俩了!

    八点半以后,店里渐渐地顾客稀少了,水艳秋用一块白毛巾擦了擦粉脸上的汗水,带着一脸歉意地微笑对两人说:“李军王浩辛苦你们了,谢谢!快坐下休息一会,我马上给你们烧两碗肉丝面。”

    王浩说:“我不累,可能李副做不习惯吧!”

    李军挺了挺腰,然后笑笑说:“不累,看到你生意这么好,为你高兴!”

    李军这句话可是发自内心的了,王浩心里感觉李军的确是个热心肠之好人。而水艳秋心里那个感动,直让她那楚楚动人的双眼泪光闪烁!她不知道怎么说感谢话,只是用白毛巾擦拭双眼滚动着的泪水,然后马上就要给他们俩烧肉丝面。

    这时王浩突然说:“慢点,我今天早上也想吃一碗清汤面,刚才我见兰溪人都吃清汤面,不知道味道怎样?”

    听王浩说想吃清汤面,李军便跟着说:“我也来一碗清汤面尝尝!”

    水艳秋正想拿炒锅烧面,听他俩这么一说,就回头去取两团湿面,分别放进大铝锅里,不一会面条上浮,水艳秋便用长竹筷搅了搅面,然后捞起面条放进有开水的两只碗中。王浩和李军各自拿了一碗,像兰溪人那样,每种配菜都挟了一些,再放醋,辣椒,香油,再用筷条搅拌一下,这才端到桌子上坐下。两个人吃将起来,吃了两口,李军便说:“味道不错,很清口的清汤面!”

    王浩也说:“难怪兰溪人那么爱吃清汤面,一来价格实惠,只要一块五一碗,肉丝面两块五,不但可以省一元钱,而且味道清淡,没有那么油气,一股面条清香味,好吃!”

    水艳秋笑着看两人吃,听了两人都是赞美的评价,她说:“反正我烧的面条你们俩总是说好吃的,我不管你们说的是真是假,我心里都高兴,我也下一碗清汤面吃,吃好就收拾东西关门,上山摘杨梅。”

    水艳秋不一会就弄好一碗清汤面,坐在李军身旁,她吃面条也是大口大口的往嘴里拖面,不像李军那种斯文吃法。

    李军看他们两吃面那么快,他不好意思让他们俩等自己,只好加快速度,唏哩哗啦地拖起面条,不一会也吃好。

    水艳秋说:“把外面东西收到店里里,然后关门。”

    王浩说:“把这几只碗洗了再收吧!”

    水艳秋说:“不洗了,我回来再洗。”

    王浩也不理她,拿起三个碗就放进有洗洁净的盆子洗将起来,然后放到清水盆里漂洗,不一会就洗好。然后把水倒掉,将碗和盆子一起端进店里。

    水艳秋则去换煤球,并将风口盖上留一小口,以便下午回来有火源。

    一切收拾完毕,三个人走出店门,王浩帮水艳秋将卷闸门拉下来,水艳秋便用钥匙把门锁好。

    三个人走到大街,王浩问:“水艳秋,我们到汽车南站坐车去吗?”

    水艳秋说:“不是,到北面方向要到北站乘车。”

    王浩说:“哦,北站在哪?”

    水艳秋指着汽车南站方向说:“在人民北路,北门菜菜对面。”

    王浩说:“远吗?”

    水艳秋说:“不远,一里地光景。”

    王浩说:“那还是叫辆黄包车送去吧!”说完便朝大街左右看了看,招手叫来一辆黄包车,王浩和李军将水艳秋先扶上黄包车,随后两人一左一右挤在水艳秋身旁。踩黄包车的车夫吃力地蹬着三轮车,朝北站方向前行。

    不过五分钟,就到北站大门口,三人下了车,王浩付了五块钱。

    &n

    sp;北站是个小车站,没有售票大厅,就有一个不大的停车场。从这里发出的公交车,全部是开往北面几个乡镇。

    王浩在车站门口小店买了三瓶矿泉水,用塑料袋提着,以便上山口干时喝。

    水艳秋带着李军和王浩上了一辆到马涧的中巴车,具体要到哪个地方下车,到哪摘杨梅她也不知道。

    怎么买票,买到哪里?水艳秋一时六神无主!

    这时王浩便说:“那就买到终点站吧,路上看到哪个地方好摘杨梅,就到哪个地方下车。”

    由于是周六,又是摘杨梅的季节,中巴车挤满了人。好在王浩他们上车及时,找了两个靠右侧窗口的两排座位,王浩一个坐在前排,李军和水艳秋坐后排,水艳秋说一会摘杨梅的山都在靠右窗一边。

    中巴车满载一车人向北前行,一路上车流不断。当中巴车开出城郊之后,前方只见破破烂烂的路面,很多地方水泥路面断裂破损,车流多,行车更慢。

    大约离城七八里路之后,只见公路右侧几百米以外山岭连绵,那山岭海拔不是很高,大约有四五百米。山脚下坡度平缓,到半山之后山势便陡峭险峻起来。山岭上全是郁郁葱葱的植被,放眼望去,雨后的山岭,显得格外寂静肃穆,青黛苍翠,生机勃勃!江南的山脉,其实都是如此充满生机的,气候温暖,雨水充沛,万物竞发,到处都显示出江南如画的风景!

    中巴车继续颠簸缓慢前行,当来到一个叫“杨东海”村庄时,公路边就开始摆满卖杨梅的临时小摊,路旁不时竖立着一块木牌,上写“此处可以上山摘杨梅”!王浩便对水艳秋说:“我们要不要在此下车?”

    水艳秋说:“这里太靠近城里,到离城远一些山上摘的杨梅好吃。”

    从这里开始以后,一路上都有摆摊卖杨梅的,路上不时有小车停靠买杨梅,或者询问上山摘杨梅,真的热闹极了!

    当中巴车又继续前行十来里路时,王浩又问水艳秋:“到底到哪下车?一会都到终点站了!”

    水艳秋时:“那就在这里下车吧!”

    王浩听她说在这里下车,马上叫司机停车,并下了车。三个人在路边卖杨梅的摊位寻找东家,来到一对中年夫妻摊位前,只见摊位上摆放着几竹篮又大又黑的杨梅,王浩便问:“老板,杨梅多少钱一斤?”

    那中年男子大约有四十七八岁,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穿着一件浅色短袖汗衫,深色长裤,头戴一顶旧草帽,看上去人挺和善。中年男子见有生意上门,满脸笑容地回答说:“三块钱一斤!我的杨梅很甜,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王浩听说是三元一斤,就想起前几天在东风广场买的杨梅才两元一斤,怎么到产地还要贵一块一斤呢?王浩便说:“前几天我在城里买才两块钱一斤,怎么到产地还要贵些呢?”

    中年男子说:“的确是这样,产地的杨梅比较新鲜,这个价格大家都一样,不信你去问问别的摊位看看!”

    这时中年妇女也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说:“我们是乡下人,不会骗人的。我们家的杨梅特别甜,你们快尝尝吧!”说完话还用手抓了几个杨梅递给王浩。

    王浩接了一颗黑黑的大杨梅,看看表面没有什么脏物,就尝了一口,感觉真的很甜,那是一种稍带着一丝酸味的清甜,杨梅入口滑溜鲜嫩,汁多解渴,真好吃!他马上对水艳秋和李军说:“你们俩都尝尝,比上次买的杨梅还要好!”

    水艳秋还没尝就已被眼前又黑又大,晶莹剔透的杨梅勾引的垂涎三尺了!她寻找了一颗晶粒饱满的黑杨梅,就往嘴里咬一口,那杨梅汁才刚在舌尖上浸润,她就赞叹道:“是啊!这黑炭梅好甜好甜。”

    王浩听她说这又大又黑的杨梅叫做黑炭梅,就想起广西老家也有黑炭梅,只是老家的黑炭梅长的很小个,三四个才有兰溪产的一个大。不知道这里的杨梅怎么都长的个头大,是不是气候原因还是品种问题?王浩便问中年男子:“老板,你种的黑炭梅怎么长的这么大,我们老家的黑炭杨三四个才有你们一个这么大。”

    中年男子说:“我们以前种的黑炭梅也小个,这是后来新培育的品种,我们还有一种叫东魁的新品种,个头更大,更好吃。”

    王浩听中年男子这么说,方才明白,原来是新品种。王浩又问:“老板,到你山上摘杨梅怎么算?”

    老板说:“也是按斤算,不过要五块钱一斤,篮子还要出钱买,两块钱一只。”

    &

    nbsp;王浩看看水艳秋说:“这个价贵不贵?”

    水艳秋说:“我虽然没有摘过,但听别人说自己摘杨梅是贵的。”

    王浩说:“那我们就到这家老板山上摘吧,李副,你看怎么样?”

    李军正品尝一颗杨梅,听王浩问,他就说:“你决定吧!”

    王浩便问中年男子:“老板,你家杨梅山离这里远吗?山高不高?陡不陡?我们的女朋友她脚走路不方便,要找平缓的杨梅山才行。”

    中年老板看看漂亮水灵的水艳秋,心里想:这么漂亮的女孩怎么会是个瘸子,多可惜!难怪刚才看她走路一瘸一拐的,好在自己种的杨梅在平缓的山坡上,想到这,他就说:“没关系,我家的杨梅山不远,离这里两百多米,山坡很低,坡度平缓,但你们的女朋友上去也要扶着上去,以免发生意外。”

    王浩便说:“我们摘三四十斤,你帮我带篮子去,我们现在就走吧!”

    中年年子说:“山上有篮子和竹筐,不用拿,你们跟我走吧!”

    ...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