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30看书网 www.630kan.info,最快更新古玩人生最新章节!

件事情真是没有什么,大家若是参与了这些事情,很多人都是能够掌握其中的技巧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想着一定成为千万富翁,这样一来压力大了,心态变了,就不好了。”

    宋慎这才是注意到在两人中间的茶几上,放着一件古玩,他连忙笑道:“两位这是在研究什么呢?我也看一看吧!”

    礼老朝着桌子看了一眼,“我也才是刚看,你来得巧,你就先过来看一看,看完再说。”

    宋慎倒也没有犹豫,拿起了那件古玩便是看了起来。

    这件古玩造型颇为奇特,形状像是鸭,长二十公分、腹径约五厘米,重70克。淡绿色玻璃质,质光亮,半透明,微见银绿色锈浸。体横长,鸭形,口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尾尖微残。背上以玻璃条粘出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以拟双足,腹底贴一平正的饼状圆玻璃。

    宋慎看到这些,也还是有些疑惑,不知道这件玻璃制品到底如何。

    “这件玻璃制品,看起来不像是国内的风格啊!”宋慎开口道。

    礼老没有开口,但是穆雷却是吓了一跳,“什么?这不是中国的啊?”

    “这件质地纯正,完整如新的鸭形玻璃注的造型及装饰艺术与风格应该是属于罗马玻璃系统。其吹管成型、热贴玻璃条等也是古罗马玻璃制作的常用技术。从材质上来看,这种材质更是当时中国尚不能自主生产的古罗马帝国的钠钙玻璃。”

    “可见这件鸭形玻璃注应是产于今叙利亚至地中海沿岸一带的古罗马帝国,其传入途径是由西域经过草原之国——柔然,再传进冯氏北燕的。它是研究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礼老解释道。

    宋慎点头,倒也是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些书,的确是有这些记载。

    “这是罗马帝国制作的玻璃注啊!”穆雷面上带着兴奋,这可真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宋慎拿起玻璃器便是看了起来,这件玻璃器造型别致,纹饰清晰,只是在玻璃器的上方多了一个洞,宋慎想了想,便是明白了过来,“这里应该是用来灌水的吧,难怪玻璃珠一直都是没有站起来,这里用来灌水之后,这小玩意就会立起来。”

    礼老点头道:“的确是如此,北魏武帝拓跋焘时大月氏国商人来京都传授玻璃烧造技术,“铸石为五色玻璃……自此,国中琉璃始贱,亦不复珍之”。吹管玻璃成型术如何成型,历唐、宋、元、明各代至清初始有著录。”

    “根据康熙年间大学士孙廷诠《颜山杂记》记载分析鸭形玻璃注的成型过程及其工艺,离不开铁棒、管、剪刀等工具以及工匠本人练就的身、首、项、手、口的功夫,如要吹成橄榄形器身须将铁管向下,先用微气缓慢俯吹成型,再用剪刀引长,并截其口而引拗成喙形,用剪拉长另一端作尾,这几个工序都要在炉前玻璃不流不凝的条件下迅速而果断地完成。”

    “鸭形玻璃注的装饰主要采用贴粘玻璃条组成细部图案,不加琢磨,全靠吹管玻璃匠的灵感和经验在焠火炉前完成这一工艺过程,当鸭形玻璃注吹成后,用玻璃液引长的细条,迅速贴粘在稍经加温的注身上,与器型相配合仍以象征手法贴成喙、翼、足等细部,另在颈部粘贴不规则的环状、锯齿条饰,在背腹部饰形直线或曲线等玻璃条纹饰。”

    “鸭形玻璃注的器形与装饰的艺术手法与风格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以象征的、概括的手法完成,其吹管、剪引、热贴等技术是极其熟练的,非出凡手,应是一位经验丰富、造诣较高的匠师完成的。”

    关于鸭形玻璃注究竟为何物,一直众说纷纭。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认为,鸭形玻璃注就是古代欹器(欹是倾斜的意思),也被称为歌器,一种灌溉用的汲水罐器。鸭形玻璃注与欹器的相同点是未装水时略向前倾,待灌入少量水后,罐身就竖起来一些;不同的是,欹器一旦灌满水时,罐子就会一下子倾覆过来,把水倒净,尔后又自动复原,等待再次灌水。

    在中国古代,欹器通常会被放在座位的右边,它的用途和现在的座右铭类似,是古代人提醒自己不要自满的一种容器。清朝的皇帝就曾让人在紫禁城里摆设欹器,意思是要借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点,阐释“满招损,谦受益,戒盈持满”的道理。据说,孔子经常在座位旁放置一个欹器,用来警示自己。后来,用欹器警示的方法逐渐演变成人们在金属上刻字来警示自己,到如今,就发展成了座右铭。

    ...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